光谷人的曙光夜市,藏不住了
我们写过很多次美食,但甚少提及光谷。
前几天在光谷采访,傍晚路过雄庄路,被曙光夜市摩肩接踵的人群狠狠震撼到,这才发现光谷美食的秘密基地。
夜市上近百个小摊,没有一个角落不在引诱我的味蕾,看得我眼花缭乱。
光谷人的快乐,我体会到了。
下午6点半,太阳还没下山,暑气开始消退。
我站在关山大道和民族大道之间的雄庄路,感受人潮汹涌。
雄庄路往南是光谷软件园,往北是民族大学和纺织大学,周围小区环伺。
白天这里沉寂清冷,等到夜幕降临,雄庄路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。
车水马龙,人流如织,烟火蒸腾。
上班族们从格子间出逃,热切地投入生活的怀抱。
位于雄庄路的曙光夜市是他们下班后的第一站,那里有近百个摊位的美食在召唤。
7点钟,小摊陆续出动,精准地找到自己的位置,一字排开。
一时之间霓虹灯牌闪烁;烧烤摊烟熏火燎;油炸声滋滋啦啦、热辣滚烫。
“老板,来个手抓饼。”
“今天出摊好晚啊,我都等20分钟了。”
曙光夜市以前5点就能出摊,从这个月开始,出摊时间推迟到了7点。
早来的食客扑了个空,耐心等在路边。
夜市附近还建房林立,在软件园工作的光谷新人大多选择在此租房。他们是曙光夜市的主要顾客。
7点到9点,是夜市的第一波客流高峰。
“早下班的人一般这个点过来吃晚饭。”
“下一波高峰,就得等10点以后,下晚班来宵夜的人了。”
从东北烤冷面到柳州螺蛳粉,从重庆小面到广式卤肉饭;从西安肉夹馍到日式寿司卷,各地美食在曙光夜市汇集。
更有不知道来处的鸡蛋灌饼、麻辣烫、煎饺、卷饼、炒饭、捞汁小海鲜,在这里大放异彩。
近百个摊位熙熙攘攘,给选择困难症患者带来了幸福的烦恼。
杜哥卤肉卷这两年在曙光夜市异军突起,成为食客们最热衷的打卡小摊。
每天最晚出摊、最早收摊,200个面团限量供应。不论几点来,总有小20人的队伍排在前面。
彩色卷饼皮是杜哥卤肉卷的特色。
用蔬菜汁将面团染色,在面团上刷一层油,擀成薄薄一张,看起来吹弹可破,又韧性十足。
“我们有3个人,每个人负责不同工序,麻利得很。”
“不到1分钟就能做好一个饼,就怕顾客等急了。”
两个直播机位,一个对准擀面皮现场,一个实时直播加料卷饼,并负责现场解说。
江湖上流传着杜哥卤肉卷的“暴富”传说。
摆摊两年买房买车,抖音直播,开放加盟,小本生意做得风生水起。
都说财大小吃街是烤冷面中的王者,曙光夜市正面刚也不遑多让。
曙光夜市的烤冷面用料扎实,收获了一波忠实拥趸。刚刚出摊,还没开火,就有好几个人等在旁边。
“特别好吃,面皮软软的,一点都不干。”
“金针菇、土豆丝、火腿、洋葱末、香菜末、生菜,配料齐全得很。”
这家小摊得到了摄影师·烤冷面爱好者·杨杨的大大好评。
烤冷面隔壁是鸡蛋灌饼摊。老板娘一边开着抖音直播,一边跟熟客唠家常:
“半夜1点多收摊回家,收收洗洗的,2点多才能睡下。”
“一大早又要送孩子上学、送货、准备食材,一天也就能睡5个小时。”
摊上用的鸡蛋灌饼面皮都是老板娘自己做的。
除了夜市的消耗,也把面皮放在直播间售卖,一晚上的直播能有上万的观看量。
一路逛吃逛吃,我们还知道了不少关于美食的秘密。
比如:
用高压锅煎饺子,会让煎饺更酥脆,4分钟就能出一锅,好吃不用等。
松针小笼包蒸笼里不用常见的垫布,而是铺着厚厚一层松针,小笼包一出锅,就散发着阵阵清香。
冰米酒、西米露,老板时时记得补充冰块,让饮料冰冰凉凉。消暑解腻,是夜市摊上绝佳的美食伴侣。
拐角处的螺蛳粉,潮人老板扎着小辫子,去吃粉的女生也都漂漂亮亮。
阿正炒饭开业8年多,老板颠勺练就了一身完美的肌肉线条。
好吃的当然不止这些,重庆麻辣烫、老麻抄手、烤生蚝、摇滚烤鸡、恩施炕土豆,都是夜市上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。
正在减肥的摄影师在夜市流连,几轮下来,就彻底把flag抛之脑后,只恨没有多生出几个胃来大快朵颐。
吃饱喝足,我和摄影师准备收工回家。
来到路边,川流不息的人群和依然拥堵的车流让我有点恍惚。
看看时间,晚上10点半。下了晚班出来宵夜的人又渐渐多起来。
武汉夜市很多,但曙光夜市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。
比如,汉口和武昌的夜市往往聚集在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,更具市井气息。
你可以趿拉着拖鞋惬意闲逛,转角遇到老街坊,能给你讲上半天城市变迁和小店消亡史。
而曙光夜市,就像光谷本身一样,更年轻、更匆忙、更务实——
它像一个大型的夜间食堂,用简单的美食,慰藉每一个打工人的疲惫灵魂。
///
我有一个在软件园上班的朋友,曾经在曙光星城住过一年。
得知我要写曙光夜市,已经搬家的他激动地说:
“曙光夜市就是我的神!好想再回去吃一次。”
曙光夜市到今年是第4个年头,放在全武汉的夜市里,算是后起之秀。
对每一个光谷打工人来说,无论多晚下班,只要夜市的灯还亮着,这个城市就还算温暖。
也许,这就是曙光夜市最大的意义。
编辑 / 小璐子
摄影 / 杨杨
设计 / JOJO